<code id='13E1787ABD'></code><style id='13E1787ABD'></style>
    • <acronym id='13E1787ABD'></acronym>
      <center id='13E1787ABD'><center id='13E1787ABD'><tfoot id='13E1787ABD'></tfoot></center><abbr id='13E1787ABD'><dir id='13E1787ABD'><tfoot id='13E1787ABD'></tfoot><noframes id='13E1787ABD'>

    • <optgroup id='13E1787ABD'><strike id='13E1787ABD'><sup id='13E1787ABD'></sup></strike><code id='13E1787ABD'></code></optgroup>
        1. <b id='13E1787ABD'><label id='13E1787ABD'><select id='13E1787ABD'><dt id='13E1787ABD'><span id='13E1787ABD'></span></dt></select></label></b><u id='13E1787ABD'></u>
          <i id='13E1787ABD'><strike id='13E1787ABD'><tt id='13E1787ABD'><pre id='13E1787ABD'></pre></tt></strike></i>

          您现在的位置是:知识 >>正文

          保存相关制备培养使用疑难基及解答

          知识6人已围观

          简介01 培养基的实验室制备正确制备培养基是微生物检验的最基础步骤之一。使用脱水培养基和其他成分,尤其是含有有毒物质(如胆盐或其他选择剂)的成分时,应良好遵守实验室规范和生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培养基的不 ...

          01 培养基的制备实验室制备

          正确制备培养基是微生物检验的最基础步骤之一。使用脱水培养基和其他成分,使用尤其是保存含有有毒物质(如胆盐或其他选择剂)的成分时,应良好遵守实验室规范和生产厂商提供的使用说明。培养基的培养不正确制备会导致培养基出现质量问题。

          使用商品化脱水合成培养基制备培养基时,基及解答应严格按照厂商提供的相关使用说明配置。记录所有相关数据,疑难如质量/体积、制备pH、使用制备日期、保存灭菌条件和制备人员等。培养

          使用个别成分制备培养基时,基及解答应按照配方准确配制,记录所有细节信息,如培养基名称和类型及试剂级别、每个成分物质含量、相关制造商、疑难批号、制备pH、培养基体积(分装体积)、无菌措施(包括实施的方式、温度及时间)、配置日期、人员等,以便溯源。

          1.水

          除特定要求,实验室用水的电导率在25℃下应不高于25uS/cm(相当于电阻率≥0.4MΩcm)。

          微生物污染应不超过103CFU/mL,最好低于102CFU/mL。应根据GB/T 5750.12或其他有效方法,定期检验微生物的污染。

          2.称量和复水

          称量所需量的脱水培养基(注意防止吸入粉末,尤其是含有有害物质的培养基粉末),先加入少量水,充分混合(注意避免培养基结块)后再加水至所需的量。

          3.溶解和分装

          脱水培养基加水后适当加热,并不搅拌使其快速溶解,必要时,重新溶解。含琼脂的培养基在加热溶解前应浸泡几分钟。

          4.pH的测定和调整

          用pH计测定pH,必要时在灭菌前调节pH,除特殊说明外,培养基灭菌后冷却至25℃时,要求pH的变化不超过0.2pH单位.通常使用浓度约为40g/L( 约1 mol/ L)的氢氧化钠溶液或浓度约为36.5g/L(约1mol/L)的盐酸溶液调节pH。如果灭菌后调节pH,溶液需灭菌。

          注:商品化培养基在高压灭菌前后pH可能发生明显变化,但使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时,灭菌前无需调节pH。

          5.分装

          将配置好的培养基分装到适当的容器中,容器的体积至少为体积的1.2倍。

          6.灭菌

          ①概述

          培养基和试剂的灭菌通常采用湿热灭菌或过滤灭菌。

          有些培养基无需高压灭菌,可煮灭菌。如含亮绿的肠道菌培养基对光和热特别敏感,应在煮沸后快速冷却,避光保存。同样,一些试剂则不需要灭菌,直接使用(参见相关标准或生产厂商的使用说明)。

          ②湿热灭菌

          湿热灭菌在高压锅或培养基制备器中进行。高压霉菌一般采用121℃±3℃霉菌15min。如果培养基的体积超过1000mL,要对灭菌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所有操作均要按照标准和使用说明的规定进行。
          注:大容量培养基(>1000mL)灭菌时可能会造成过度加热。

          加热后应采取适当的方式冷却,防止沸溢。这对大容量培养基和敏感性培养基(如含亮绿的培养基)是非常重要的。

          ③过滤灭菌

          过滤灭菌可以在真空负压或正压条件下进行。使用无菌设备和0.2um孔径的滤膜。将过滤装置的各个部分消毒灭菌,或使用预消毒设备。
          一些滤膜上附着蛋白质或其他物质(如抗生素)。为达到有效过滤,应事先将滤膜用无菌水润湿。

          ④监测

          应对经湿热或过滤灭菌的培养基进行监测,尤其要对pH、色泽、灭菌效果和均匀度等指标进行监测。

          7.添加剂的制备

          制备含有有毒物质(特别是抗生素)时应小心操作,避免因粉末的扩散造成实验人员过敏或发生其他不良反应。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并小心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操作。不要使用过期的试剂;抗生素工作溶液现配现用;批量配置的抗生素溶液分装后向冷冻保存,但解冻后的贮存溶液不可再次冷冻;厂商应提供冷冻对抗生素活性影响的相关资料,也可由使用者自行测定。

          02 培养基的使用

          1.琼脂培养基的融化

          将培养基放到沸水浴中或采用其他有相同效果的方法(如高压锅中的蒸汽)融化。经过高压灭菌的培养基尽量减少重新加热的时间,避免过度加热。培养基融化后立即移开,室温静置片刻(约2min),以免玻璃容器发生破裂。

          融化后的培养基放入47℃~50℃恒温水浴锅中保温,冷却到47℃~50℃所需的时间取决于培养基的类型、体积和在水锅里的分装量。融化后内培养基应尽快使用,放置时间一般不超过4h。剩余的培养基固化后不得再次融化使用。特别是灵敏性培养基,应根据相关标准,缩短融化后放置的时间。

          将琼脂培养基倒入类似检测培养使用的独立容器中,插入温度计,记录并保存琼脂的融化温度。

          加入样品的培养基应将温度调节到44℃~47℃,或按照相关标准调节温度。

          2.培养基的脱气

          必要时,在使用前将养基放到沸水浴或蒸汽浴中加热15min,加热时松开容器盖子;加热后盖紧盖子,并迅速冷却至使用温度。

          3.添加成分的加入

          对热不稳定的添加成分应在培养基冷却至47℃~50℃时加入,灭菌的添加成分加入前应冷却至室温,避免冷的液体会造成琼脂凝胶或形成片状物。将添加成分慢加入培养基并充分混匀,尽快分装到待用的容器中。

          4.培养基的弃置

          所有污染和未使用的培养基的弃置应采用安全的方式,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03 平板的制备和储存

          傾注融化后的培养基到平皿中,使之在平皿中形成一个至少3mm厚度的琼脂层(直经90mm的平皿通常要加入18mL-20mL琼脂培养基),或根据相关标准要求制备平皿。将平皿盖好皿盖后放置在水平平面使其冷却凝固。如果平板要储存、培养时间超过48h或培养温度超过40℃,要增加培养基的倾注量。

          注:在培养过程中,琼脂培养基会损失水分,在某些环境条件下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造成培养基水分损失的因素很多,如培养基的成分、平皿中培养基的量、培养箱的类型(如使用带风扇的培养箱)、培养箱里的空气湿度、平皿在培养箱中放置的位置和数量以及培养温度等。

          凝固后的培养基应立即使用或存放在防止其成分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如存放于暗处和(或)5℃±3℃冰箱的密封袋中。在平板的底部或侧面做好标记,标记的内容包括培养基名称、制备日期和(或)有效期,也可使用适宜的培养基编码系统进行标记。

          将倾注好的平板放在密封袋中冷蔵可延长储存期限。为了避免冷凝水的产生,平板应冷却后再装入密封袋中。贮存前不要对培养基表面进行干燥处理。

          对于采用表面接种的固体培养基,应先对琼脂表面进行干燥:揭开平皿盖,将平板倒扣于烘箱/培养箱中(温度设置为25℃~50℃);或放在有对流风的无菌净化台中,直到培养基表面的水滴消失为止。注意不要过度干燥。商业化的平板脂培养基应按照厂商提供的说明使用。

          04 疑难解答

          1.培养基不能凝固                                              

          ①培养基制备过程中过度加热

          ②低pH值造成培养基酸解

          ③琼脂使用量不正确                                           

          ④琼脂未完全溶解                                             

          ⑤培养基成分未充分混匀                                                                                                 

          2.pH值不正确                                                   

          ①培养基制备过程中过度加热

          ②水质不佳                                                 

          ③外部化学物质污染

          ④在不正确温度下测量pH值

          ⑤pH计未正确校准                                           

          ⑥脱水培养基质量差     

          3.颜色异常                                                        

          ①培养基制备过程中过度加热

          ②水质不佳                                               

          ③脱水培养基质量差                                          

          ④pH值不正确                                                   

          ⑤外来污染                                                                                                              

          4.产生沉淀                                                      

          ①培养基制备过程中过度加热

          ②水质不佳                                                 

          ③脱水培养基质量差

          ④pH值未正确控制

          ⑤如果是各别成分制备的培养基---原材料不纯   

          5.培养基出现抑制/生长率低

          ①培养基制备过程中过度加热

          ②水质不佳                                                

          ③脱水培养基质量差                                         

          ④配方使用不对                                                   

          ⑤添加成分不正确,如加入添加成分时培养基过热或添加浓度错误       

          ⑥添加物被污染                                                                                

          6.污染                                                     

          ①灭菌不充分                                               

          ②无菌操作有误                                                   

          ③添加物被污染            
           

           

          声明:本文所用图片、文字部分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及时和我们联系。

          Tags:

          相关文章

          

          友情链接

          粤ICP备77645321号